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心语良言51】哲学社和佛光寺的故事

严亮老师 双塔心语 2024-01-19


06-2020

关于那些…

上学期的最后一篇文章,我和大家聊了空心的话题:我们的心灵,如何可以不空?

其实,并不是我们的心空了,而是我们的心需要足够的空间,用来展开我们内心的情感,探寻"我是谁?我从哪里来?我又要往哪里去?"

在疫情期间无意中读到的两则故事,正好和心理空间有关。






Open your heart

 Diary  



第一则,是林徽因和佛光寺的故事。

1937年的夏天,梁思成和林徽因到山西五台山附近,去田野调查当地的一间木构古寺:佛光寺。

佛光寺的发现,让梁思成和林徽因喜出望外,因为这是国内极为珍贵的保存完好的唐代木构建筑,让他们找到了中国建筑历史源流的实际证据。

虽然每天到房梁上去勘测的时候,面对的是蝙蝠屎的臭味和臭虫的叮咬,但他们完全不以为意,而且是满心沉浸在对古建筑调查研究的喜悦中。

而更大的喜悦发生在调查结束之前。

在最后一天的调查中,远视眼的林徽因不经意间看清了四道梁下题记的最末六个字:“女弟子宁公遇”。他们又详细检查殿前经幢上的姓名,果然,幢上除官职外也有女弟子宁公遇,她被称为“佛殿主”。这篇题记帮助他们确认了佛光寺建造的历史和精确时间,明确了佛光寺始建于唐代,推翻了日本学者之前"中国已无唐代木构建筑"的论断。

林徽因满怀欣喜。在后来的描述中,她说到自己的心声:我恨不得化身为她的弟子,在其身旁侍奉千年……那一刻,她眼前身处的世界,和这位古人的世界,连接了起来。她的内心和这位古人的内心,跨越了时空的界限。












第二则,是关于高中生的哲学社的故事。

2017年,北京人大附中的几名高中生,出于对哲学的喜欢和热爱,组织了一个学生社团:Philosophia哲学社。

起初这个社团活动寥寥,人员稀少。慢慢的从,从内部分享讲座开始,社团越来越活跃,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。

对于这个社团的几位骨干PZH、CC、Sein来说,他们最初喜欢上哲学,也是觉得,哲学给他们的中学生活打开了一扇窗。给学生会提议案,给学校的涂鸦墙提意见,讨论教学楼要不要安装信号屏蔽器……哲学带给他们的思辨,帮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校园的公共生活之中。

今年社团的几位创始人都已经毕业升入大学,社团为了发展,决定面向全国招收新的会员。招新的结果挺让大家意外,这么一个年轻的哲学社团,四五天的时间里,竟收到1200多份申请。提交申请的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一、高二学生,一、二线城市的高中生居多。

而他们平时日常的微信交流群里面,也有着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的人们,每当他们抛出一个哲学话题,都能够引起回应和讨论。



建筑和哲学,帮助80年前的林徽因和如今的哲学社成员们,打开了他们内心的空间。他们内心的情感,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展开。

 

有心理学家说,生命的本质需求是渴望被看见,这可能只说对了一半。另外的一半,是我们也渴望看见这世界。





最后再说一句:扩展心理空间,是需要付出一些努力的。

无论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主修美术的林徽因,还是去啃读经典哲学著作的哲学社成员,都是通过一番苦功,才在自己的心灵和专业领域之间建立起了一条通道。对于这一点,不妨还读一读这篇文章:“没精力工作、游戏玩腻了,找不到对生活的兴趣。”|KY研究:如何能“活的有意思”?




转眼间这个特殊的学期即将过去,专栏告一段落,祝愿大家不断扩展自己内心的空间,我们下学期再见。


严师出高徒的严
事后诸葛亮的亮
每周“心语良言”
愿能说到你心中所想

文字|严亮

排版|呆呆

图片|源于网络 如侵删

 E N D   -


这是双塔心语第635条推送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【心语良言51】哲学社和佛光寺的故事

严亮老师 双塔心语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